科普文章
科 普 | 面对父母的逐年衰老,我可以做些什么?
Q:老师,您好!
最近,我在一个视频网站上看到了一个亲生女儿含泪把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抛弃在养老院的故事,看完后我内心百感交集,有点儿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父母已经步入暮年,衰老逐渐出现,虽然当下不需要我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但我知道衰老是一定会出现的一个现实问题,无法回避。每当我想到未来的他们,我就会有一些担心和焦虑。一方面担自己对他们的衰老感到不适应;另一方面更担心自己照顾不好父母,在真正要面对的时候会手足无措。
现在,我特别想请教老师,在精神心理的视角下,我需要从哪些角度更多地了解我的父母,我从现在开始,可以做些什么?
小芸
A:小芸,你好!
阿尔兹海默症确实比较常见,你提到的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问题,确实是精神心理科最近几年很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当代社会背景下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在我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也能体现出来,前来咨询如何照顾老年人的求助者数量越来越多,所以你的焦虑情绪非常有现实意义,我可以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内容多做一些关注。
心理衰老 更应被重视
在《人生烦恼咨询室》这本书中,有日本学者提到一个观点,他认为老年人有两个突出的健康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是“身体的衰弱”,还有一个就是“认知障碍”。如果能够预防这两点,就能大幅降低照顾者的担忧。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我更侧重于这样一个观点: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但更需关注的是心理衰老。
1.何为心理衰老现象
在医学上,衰老指机体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进行性降低、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是一个无声无息很难被觉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心理衰老现象是生理的变化引发心理过程的某些认知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因自我觉察和意识到衰老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如感伤﹑焦虑、抑郁、恐惧、沮丧、颓废等,都是心理衰老现象。
2.心理衰老的表现
孤独感。有研究显示约1/3老年人有时或经常有孤独感,孤独是老年人死亡的一大杀手。在排除其他因素下,孤独的人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丧偶老年人,孤独是他们普遍要面临的危机。
抑郁与焦虑。长期生活在压抑、单调、寂寞的环境中以及丧偶、疾病、退休等情况下容易产生抑郁与焦虑,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恐惧感。身体各脏器功能不断退化,会出现各种疾病症状。这些变化使他们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害怕连累家庭,害怕别人厌烦,害怕死亡。
老来无用感。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不断老化,各种能力逐渐退化,这些使他们参加活动的能力下降,无法继续从事以往的工作。
自我意识增强。很多老年人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要求被重视、被尊敬;思维方式固执、刻板、思想僵化,经常提起多年前的往事,偏爱旧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娱乐,厌烦新事物。
疑病。疑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症状。过分注意医学常识和躯体不适,常怀疑自己患上了某种严重疾病。
认知障碍。指由正常认知老化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功能、思维功能、感知觉功能、语言功能等)损害性下降,其发展的极端形式是痴呆。
面对心理衰老 照顾者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说身体的衰老有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我们无法人为地干预和控制,心理衰老其实是一种“可逆的”状态,给予我们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弹性空间。我们只要遵循有据可依的科学方法来做,如加强运动和健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正确摄入营养成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的过程,提升老年人整体的认知功能和身体的正常机能,对照顾者来讲,这也是一个缓解护理焦虑和恐惧情绪的现实方法。
运动已被无数研究证明,目前仍然是最佳的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很多研究都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相:每天规律且中度强度地运动会抑制细胞的退化,提升免疫力。
现实中,督促老年人规律运动会有实际困难,他们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运动,所以对于老年人而言,我们需要对运动的要求降低一些,目的是先让他们能规律地行动起来,运动方式要不拘泥于形式,可以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
比如,王奶奶喜欢边散步边聊天,那我们就配合散步;李爷爷喜欢打乒乓球,那我们就做一个球友;周爷爷喜欢去公园遛鸟,那我们就陪同去公园。只要他们每天可以规律进行5~20分钟不等的锻炼,那心理和身体就不会加速进入衰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运动一定适可而止,避免运动过程骨折,适得其反。对于老年女性来说,由于其自身特点,发生骨折的概率更高,我们需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的具体情况掌握运动量,如果运动后感到疲乏、头晕、胸闷、食欲减退、睡眠不佳,应减少运动量。
1.制造与人的情感联结机会
在社交情景中进行人与人的沟通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年人不良情绪,所以老年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心理衰老中会起到缓冲作用。
有研究显示,那些经常找人谈心、喜欢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概率比那些喜欢待在家里的人要低2倍左右。所以,我们需要帮助老年人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尽可能创造较多的社交活动,让他们保持情感的联系。
作为照顾者,应鼓励老年人尝试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摄影、园艺、烹调、钓鱼等;建议他们参加老年大学;以及近几年老年旅游团等都是很好的社交活动。
还要充分创造好的情感联结感,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时需要更加耐心,充满共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他们表达内在的真实感受,从而减轻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及成就感。
2.怀旧疗法
怀旧疗法是指通过回顾过去积极的事件、情感及想法,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个方法是近几年发展出来的,在国外被验证对缓解老年负面情绪和延缓心理衰老有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而国内的研究较少,还没有普及应用。但我们不难理解,对于老年人而言,回顾既往经历时被人理解和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积极体验,自然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
最后,我想给你一些建议,不管是心理衰老还是生理衰老,照顾老年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所以最好一开始不要使蛮力,要在学习以及和老年人的沟通中,提供“恰当好处”的照顾,学会动用周围的资源,必要时候,适时求助专业人士。
文章内容选自《心理与健康》杂志。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宋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