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 | 陪你从悲伤中走出来
北京安定医院的心理病房经常会收治一些青少年患者,在办理住院的时候,我们发现入住的很多患者的胳膊上和腿上有多处划痕,就好像经历了很多痛苦,让我们也感到很心疼、很惋惜。
因此,我们很想通过我们的护理工作来帮助他们更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用其他更多合理的方法来代替伤害自己的行为。
01 病人小W
小W是我管床的病人。初次接触时,她表情忧郁,胳膊和腿上有着多处划痕,我问她一些问题,比如你怎么不好呀?为什么来住院呀?她都只做简单回答,不愿深谈,我感觉她是一个不爱说话、文静的小姑娘。
但根据经验,一般初入院的患者对医护人员是有戒备心理的,我需要和她建立积极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她放下戒备心,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想法。于是,在每天做晨间护理时,我利用给患者整理物品的时间,总是耐心地跟她聊一聊,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关心。
“昨晚睡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病区的团体课参加了吗?”“没参加团体课是什么原因?”
就这样渐渐地,小W对我的回应也从简单交谈到了还会开个小玩笑的程度。当遇到情绪不好时,还会主动跟我讲,有时我俩还边走边谈,她会告诉我为什么不高兴。
02 合理应对
在病区医、护、心理联合治疗讨论中,我了解到小W曾经多次用刀自伤过,但并非真的想要自杀过。于是我决定,尝试用辩证行为疗法中调节情绪和痛苦耐受的技巧来帮助她。希望她学会这些方法,避免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再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来伤害自己。
有天我注意到小W心情不错,便趁机和她长聊了一次,并去了解她之前用刀划自己的那段经历。首先我对她表示理解,告诉她有时候自伤行为能暂时缓解她的痛苦感受,但这些行为一旦走向极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我对小W说之前也曾经遇到一些病人,因为家人未能及时满足他们的要求,冲动地把手腕划伤了,本来是想吓唬一下家人,可没想到划的力度没掌握好,伤口很深,去医院缝了好几针,这令他们后悔不已。
小W听了也点头说:“阿姨,那我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老想伤害自己怎么办?”我告诉小W:“可以用一些安全的行为来代替那些危险的行为:比如用手握冰袋,用冰袋寒意带来的疼痛感来代替用小刀割手腕的痛感。或者用红色记号笔在你身上标出你想切割的部位,用红油笔画,营造出流血的状态,用黑笔画上伤口连线,如果觉得情绪还是没释放出来,就同时再用另一只手握冰袋,分散一下注意力。
当然,哭泣也是一种方法,因为体内会分泌缓解荷尔蒙等。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给自己的感觉评分,用完这些方法再给自己的感觉评分,看自己到底改善了多少?”
小W听完点点头,觉得可以试试。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小W有几次心情不好或又和母亲吵架了,都能及时去护士站要冰袋。我问小W用冰袋的效果怎么样?小W说:“我和妈妈吵完架我心情特别不好,感觉很压抑,我给自己的难受程度评了10分(1分不难受,10分极度的痛苦),用了冰袋后我给自己评了5分,虽然心情还有点抑郁,但也不会有冲动的行为了。我鼓励小W继续努力,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出院。小W高兴地答应了。我看着小W高兴的样子,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03 陪伴她走出来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像小W这样的青少年,经常会看到他们因为情绪的原因,无法扭过自己内心痛苦时,多会采取用小刀划,用手抠等极端方式,弄得自己遍体鳞伤。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使内心的痛苦更加煎熬。
在他们的世界里,更多充斥着无奈和手足无措,很难获得支持和力量。因此,需要我们多些时间理解他们的痛苦,倾听、陪伴他们,在工作中的点滴和关怀中,尝试感受和理解像小W的痛苦体验,认可她多次尝试而努力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打开他们的心灵的窗户,学会表达自己的悲伤,调整情绪,重拾新的希望。用我们的爱心一点一滴抚慰他们身体的创伤,擦干他们的泪水,降低他们的无助无望感,支持、陪伴、理解、接纳他们,陪伴他们从悲伤中走来。